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渤海产业投资基金CEO李祥生 中资在国际并购市场上 切忌相互恶意抬价

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5-04-16 浏览量: 1516次

“我们的确上调了募集资金总额,去年一年里共募得总价值为15亿美元的资金,去年年底便开始考虑投资相关事宜。目前我们正在考察三个项目,都与高端制造业和消费品有关,希望能够投成。” 渤海华美(上海)并购股权投资基金(下称:渤海华美)总经理李祥生4月18日在由晨哨集团主办的“第二届中国跨境投资并购峰会”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。李祥生目前也是渤海产业投资基金CEO。

渤海华美是上海自贸区的首只跨境并购基金,由4家中外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发起设立,发起人包括渤海产业投资基金、上海丰实金融服务有限公司、Rosemont Seneca Partners,LLC和Thornton Group LLC。该基金去年2月已于上海自贸区完成注册,初始目标是在全球募集10亿美元(包括人民币基金和平行的美元基金),后上调至15亿美元,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,重点专注于欧美 市场的并购项目投资。

李祥生强调,组建渤海华美并不是为了完成行政性指示,它的诞生自始至终遵循市场化逻辑,以盈利为根本目的。他称,在过去几个月里,渤海华美已对三个项目跟踪了很长时间,但最终因报价低于竞争对手而未能投得。

“输给的分别是日本公司和法国公司,他们的出价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,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外。从投资角度而言,不一定是坏事,因为投资并不是说不惜代价都要买到。但这确实反映了国际并购市场的热度。我们今年还有三个项目在看,希望能投成。”李祥生说。

《21世纪》:你可以解读一下渤海华美的长处和短处么?

李祥生:我们的定位是金融服务,在并购过程中提供资金、国际网络以及项目执行团队。我们的项目执行团队中有一部分是华尔街出身的,专业素养较高;同时我们的投资合伙人也在不断增多,他们会提供一些顾问服务,而有些项目我们也会请他们出面帮我们进行评估判断。

与此同时,因为我们有美国出资方,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中资在海外投资可信度的问题,因此在企业被收购后,在架构和管理方面,被收购方会对我们有更多信任感。

不过,我们的短处在于对具体产业并不是很了解,但可以通过寻求战略投资合作伙伴来弥补。现在和具体战略合作伙伴互动下来,他们都认为我们的平台很有特点,既可提供资金,又有金融服务,而且还 能解决这种可信度问题。

《21世纪》:你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?

李祥生:竞标价格。我们对于价格十分敏感,不做冤大头,始终依赖系统的分析,把价格因素放在考虑的第一位。但目前国际并购市场非常火热,价格不断上升,这是我们最大的担心。在国际市场上,与其他国家的公司间合作或较难,但我呼吁中国公司之间可以互相协同一些,不要过度比拼而炒高价格。

《21世纪》:最近几年,海外并购市场十分火爆,你觉得哪些投资领域值得进入?

李祥生:首先是高端制造业。我认为中国投资人现在应看技术。根据我们此前在投资及研究国内制造业的经历来看,中国制造业动不动就强调规模,但其实在技术层面而言,我们离高端的还差很远。

其次是品牌和渠道。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,没有几家企业可以卖出自己的品牌溢价,而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是较差的。没有品牌和渠道,便卖不出溢价,只能卖出OEM的代工外加一个小的差额。 如果通过这一轮并购,可以帮助中企实现在品牌和渠道方面的建设,那这就是一个好的投资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买的过程中还是要算账,做财务计算,不能买贵了。

《21世纪》:目前的海外并购市场是否存在泡沫?有哪些问题特别值得注意?

李祥生:我认为目前海外并购市场的确有泡沫存在,但也有降低风险的方法,就是每一个项目都要通过周密的财务计算。再者就是和中国市场的结合,而这也是现在国际并购的主题之一,通过市场的整合,做最乐观和保守的预期。还有就是对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了解。

《21世纪》:渤海华美有没有改变当初的投资公式?

李祥生:没有,那是我们的教科书。我是非常保守的投资人,对财务模型非常坚守。我们不做财务投资,少数权益投资我们不做,我们一定是做并购的。我们寻找的战略伙伴也是中国的实业企业,我们会

非常认真地向战略伙伴征询看法。不过,更多的情况是中国的实业企业来找到我们,表示对海外的某个行业感兴趣但自身还不够懂,或者是资金不够,所以希望与我们一起联手去做。

我们这个平台在国内还是很特殊的,资金雄厚;同时我们也拥有良好的国际背景——我们的合伙人戴文·阿彻(Devon Archer)最近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主权基金董事,这又开拓了我们的人脉网络。

《21世纪》:渤海华美看中的高端制造业标的国都有哪些?

李祥生:范围比较广,美国和欧洲都有。欧洲的特征是PE控股的企业多,他们现在要么到退出期了,要么银行贷款到期了等等,不得不放手。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很好的机会。

《21世纪》:你觉得从PE手里接过项目划算吗?

李祥生:PE可以说比较会买,也比较会卖,他们通常不会私下谈判,一般都采取竞标的形式,因此谈判难度相对较大。不过,PE到了项目退出期时,他们的选择并不多,只要我们和他们实力相当,那事情就会简单很多。

版权所有 晟荣星远(上海)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沪ICP备14012321号-1 公安联网备案号 11010502038694